欢迎访问法律服务平台律航网

预约服务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诈骗不胜防丨警惕这4种骗术!老年人最容易把持不住

    2022-07-19 20:00:31
  • 一些骗子却利用老年人情感上的脆弱、孤独,利用他们发财致富的心理,推出各种针对老年人特点的诈骗话术和陷阱。

    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保健品诈骗、非法集资诈骗,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趁这个重要日子,来跟大家讲讲老年人该如何防诈骗?

    一、理财、非法集资诈骗

    由于老年人都有一定的积蓄,又怕退休后“坐吃山空”。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他们的这种心态,通过各种社交工具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冒充“理财导师”拉人进入社交应用群,以高额理财收益为名骗取受害人投资,最终,投资金额全部都进入了不法分子的腰包。

    二、养生保健品诈骗

    在各类网络诈骗事件中,保健品诈骗也是最为严重的。据四川主题展上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0岁以上王敏占比为28%,比2020年6月增长5.2%。年龄越大,保健品诈骗的分布比例越高。

    对于养生保健品,老年人尤为关注,诈骗分子一般会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从而实施诈骗。

    三、“温情”诈骗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诈骗分子专门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装和老人“谈朋友”,通过“陪伴”获取他们的信任,实则掩盖诈骗犯罪的目的。老人不要轻易相信外人的话,警惕陌生人突如其来的“好意”。作为子女,也要经常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

    四、“荣誉”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以各种获得特殊会员、各种荣誉、中奖等为幌子,让老年人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并转账汇款。在实践中,很多老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即使民警耐心劝阻,也仍有部分老人抱着想要转账的想法。

    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容易被骗子盯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理财投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出于对高新科技、贵重奢侈品等事务的不了解和盲目信任,当有理财年收益在8%以上,甚至超过24%时,一些老年人处出于对高额利益回报的贪念,很容易陷入高利陷阱。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建议大家定期给家中老人科普各种诈骗陷阱,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黎磊律师
北京费隐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陆培源律师
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
李兆岭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行政诉讼,劳动雇佣,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立案问题
吴祖兴律师
云南谨诚治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劳动雇佣,合同纠纷,民商事案件
刘丽律师
山西东升法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雇佣,房地产纠纷,担保纠纷,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推荐律师

TOP

在线咨询
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