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律服务平台律航网

预约服务
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中具有期待可能性的

    2023-02-16 19:05:10
  • 法律谚语是这么说的,“法律不强人所难”,转换成刑法理论就是法律不追究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行为人的责任。

    什么是期待可能性?

    通俗讲,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的行为,我们就认定行为人没有期待可能性。相反,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况,可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的行为,则行为人有期待可能性。没有期待可能性,就不能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责任,不能让他承担刑事责任,反之,则要承担责任。

    我国《刑法》也规定了缺乏期待可能性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情形。《刑法》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能抗拒,就意味着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做,行为人别无选择。

    最常见的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案例,父亲为儿子、妻子为丈夫、姐姐为弟弟作伪证或帮助毁灭、伪造证据,或窝藏包庇,都属于行为人缺乏期待可能性,一般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刑法
    期待可能性理论来源

    期待可能性理论,最早来自一百多年前德国的一个案子。案情是:被告人是马车夫,在受雇期间,被告人驾两匹马拉的马车,其中一匹马比较野,不受控制,存在伤人的风险。被告人和雇主对这匹马的缺点都很清楚,被告人也曾跟雇主提出更换这匹马,但雇主不同意。有一天,这匹马真的不受控制,被告人虽然想拉缰绳但根本拉不住,导致路旁的行人受伤。

    检察官认为马夫构成过失伤害罪,原判法院宣告无罪,检察官不服,提出抗诉。二审法院驳回了抗诉,理由是:认定过失责任,不能只凭被告人曾经认识到问题马可能伤害行人,还要考虑被告人当时能不能基于这种认识,向雇主提出拒绝使用这匹马。

    在这个案子里,我们显然不能期待被告人宁愿被解聘,也要违反雇主的命令拒绝使用这匹马。换言之,由于不能期待被告人实施其他行为,所以,被告人的行为不应构成犯罪。

    比如:妻子不堪虐待外逃重婚的,因遭受灾害或逃荒与他人重婚的,因被拐卖而流落外地重婚的,已婚妇女被迫和他人形成事实婚姻的,已婚妇女显然有重婚罪的故意,她能够认识到自己已婚又嫁给他人的事实,她能不能成立重婚罪呢?从期待可能性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能期待她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作出其他选择。所以说,虽然妇女具有重婚的行为和故意,但却因缺乏期待可能性不成立犯罪。

    人们常说,法律是冰冷的,是无情的的,但法律也要体现天理、国法、人情,实现天理、人情与法律的统一。而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恰恰体现了刑法不是只有严厉的一面,还有温情的一面。
黎磊律师
北京费隐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陆培源律师
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
李兆岭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行政诉讼,劳动雇佣,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立案问题
吴祖兴律师
云南谨诚治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劳动雇佣,合同纠纷,民商事案件
刘丽律师
山西东升法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雇佣,房地产纠纷,担保纠纷,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推荐律师

TOP

在线咨询
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