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律服务平台律航网

预约服务
首页 > 法律知识
  • 用人单位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吗

    2023-02-27 17:39:46
  • 2020年7月,张三入职某公司,并签订劳动合同。2021年10月8日起张三旷工18天,该公司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张三作出扣罚工资4500元的处罚措施,张三缴纳完毕罚款后,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退还罚款4500元。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本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2021.1.1日起实施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用人单位罚款
    法律解读

    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内部规章制度,但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赋予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的权利,企业规章制度中的罚款条款没有法律依据,因此,用人单位不能在企业规章制度中约定罚款条款。公司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罚款的话是不合法的,劳动法上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法律对于用人单位并没有赋予法定上的罚款权利,现在大多数公司对员工违反规章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情况屡见不鲜,《劳动合同法》80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目的是让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正所谓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罚款可以解读为克扣工资的一种形式,用人单位没有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以该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会面临一定的风险。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记过失单等方式,按照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兑现不同等级的奖金以激励先进,竟是落后,而不能简单直接采用克扣工资的方式进行管理,更不能处以罚款。
黎磊律师
北京费隐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陆培源律师
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
李兆岭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行政诉讼,劳动雇佣,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立案问题
吴祖兴律师
云南谨诚治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劳动雇佣,合同纠纷,民商事案件
刘丽律师
山西东升法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雇佣,房地产纠纷,担保纠纷,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推荐律师

TOP

在线咨询
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