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律服务平台律航网
注册
登录
找律师
找律所
法律咨询
法律专题
找服务
搜索
预约服务
首页
找律师
知名律所
法律知识
法律咨询
法律专题
合同模板
关于我们
首页
>
法律知识
企业促销不当的法律风险
2023-03-10 14:44:11
促销是企业提升业绩的常用手段,若促销活动策划不善、执行不到位、应对不及时,也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分析
1.认定合同违约的法律风险
在促销活动中,有时为了吸引眼球、促进销量,企业会选择部分商品以“抄底价”“1元秒杀价”来吸引流量。但若促销订单达成后不发货、延迟发货,可能构成《民法典》中的合同违约行为,还可能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欺诈消费行为,承担继续履行、赔偿等法律责任。
企业在平台上发布的促销信息,内容具体确定,表明了其以指定促销价格与消费者达成买卖合同的意愿,构成要约,一旦消费者下单,合同就成立,这时企业和消费者需要全面履行合同约定。若因商品库存不足或供货商订单过于饱和导致不发货、延迟发货,可能构成合同违约,将要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同时,还可能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抄底价”之类的表述,因为价格信息不够真实准确,会造成合同双方当事人对价格理解不一而引起纠纷,也容易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消费者保护法
2.认定虚假宣传的法律风险
在促销活动中,我们通常会配合一些促销广告来吸引眼球。而近日某加油站在易享节促销活动中,因对外宣传“满99元减40元”的广告减40元系电子券而非购满99元实际支付59元等行为,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认定为虚假宣传,处以罚款。
我们企业在日常的促销广告中,要确保内容清晰、真实,不侵犯知识产权,且符合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因语言夸大失实、令人费解或宣传的商品与服务不存在等情形,被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广告法》认定为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构成虚假广告,处以行政处罚。另外,也应当注意避免滥用“最终解释权”条款、虚构“原价”、未明示赠品品名和数量等行为来带的处罚。
工作建议
1.各单位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网络营销相关法律知识培训,促销广告发布前,嵌入法律人员审核流程。
2.加强内部管理,实时上传和更新产品信息、销售数量、库存情况,并显著标明促销期限,防止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和欺诈。
3.一旦发生纠纷,法律部门和宣传部门第一时间介入,妥善处置,避免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黎磊律师
北京费隐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18510020375
陆培源律师
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
18860905405
李兆岭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行政诉讼,劳动雇佣,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立案问题
15210350298
吴祖兴律师
云南谨诚治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劳动雇佣,合同纠纷,民商事案件
13755073275
刘丽律师
山西东升法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雇佣,房地产纠纷,担保纠纷,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13800138000
推荐律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