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律服务平台律航网

预约服务
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假广告宣传存在的法律风险

    2023-03-10 14:50:31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2022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2年3月20日起施行。该解释根据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对商业道德认定、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问题作出细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语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极致用语。违规者,可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甚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

    认定广告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应结合相关广告语的内容是否有歧义,是否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解以及行为人是否有虚假宣传的过错等因素判断。上述宣传行为明显涉及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最终受到行政机关的严厉查处。
    虚假宣传
    防范建议

     广告宣传是企业提高自身知名度的方式之一,好的广告宣传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产品销量,更是宣传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广告宣传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是我们在宣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与防范的。

    1.发布广告前审查。建议充分审查对外发布的广告宣传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责任承担。便利店经营商品繁多,尤其是一些毛利额比较高的商品,如燃油宝。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对性能、功能做夸大宣传,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影响企业商业信誉。因此,不论是便利店的宣传词还是企业交易平台的宣传语都应反复斟酌,严格审核,确保依法合规,避免被认为是虚假宣传行为,以免因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被处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2. 使用比较广告时。应符合公平、公正竞争原则,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广告中使用的数据或调查结果,须有依据来源,并能提供国家专门检测机构的相关证明,避免让人产生不使用该种商品将会造成严重损失或者不良后果的感觉。

    3.广告中涉及专利时。应标明专利产品的专利号和专利种类,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作广告,广告中宣传在商品或服务中使用的专利,还应注意该专利在商品或服务中的实际使用。
黎磊律师
北京费隐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陆培源律师
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
李兆岭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行政诉讼,劳动雇佣,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立案问题
吴祖兴律师
云南谨诚治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劳动雇佣,合同纠纷,民商事案件
刘丽律师
山西东升法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雇佣,房地产纠纷,担保纠纷,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推荐律师

TOP

在线咨询
呼叫